冻雨,冬末春初时节出现的灾害性天气,很多朋友可能不太理解这个词。那么,冻雨是什么意思呢?一起来看看吧。
冻雨,拼音:dòng yǔ,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天气现象。
冻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组成,与温度低于0℃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,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。
冻雨,在贵州各地普遍称为“凝冻”或“桐油凝”,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凝结、冻结,即是由过冷水滴、雾滴与温度低于0℃的地面物体碰撞冻结形成的现象,北方亦称“冰冻”。其实凝冻和冰冻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:两者的结果一样,但冰冻是一个慢变过程,而凝冻是一个快变过程。
凝冻与冻雨和雪也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,冻雨是产生凝冻的主要气象因子,湿雪有时也会产生凝冻,但干雪一般不会;区别是冻雨和雪属于天气现象,是过程,而凝冻是结果,不属于天气现象。气象上常以电线积冰的直径和持续时间来表征凝冻强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