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百科 > 抱薪救火的意思和成语故事

抱薪救火的意思和成语故事

  • 2022-06-14 21:17
  • 浏览:

抱薪救火,汉语成语,常用来比喻用错方法,而致祸害加深。这个成语在生活中并不常见,所以听过抱薪救火故事的同学应该不多吧,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。

抱薪救火的意思和成语故事

基本信息

中文名:抱薪救火

拼 音:bào xīn jiù huǒ

外文名:adopt a wrong method to save a situation and end up by making it worse

释 义:抱着木柴去救火,比喻处理事情的方法错误,既无法达成目的,反而情势更为恶劣。比喻用错方法,而致祸害加深。

近义词:火上浇油、饮鸩止渴

反义词:雪中送炭、根除祸患、釜底抽薪

词 性:褒义词

出 处:《史记·魏世家》

成语造句

1、上个月他因旷课,考试没有及格,你不帮他补课,还约他跳舞,这不是抱薪救火吗

2、救援投手一上场,就因连续保送丢了四分,简直是抱薪救火。

3、他们俩吵架,你不劝,反而也加进去,你简直是抱薪救火?

成语故事

据《战国策.魏策三》记载:战国时期,七雄各自称霸一方。后秦孝公因重用商鞅,变法图治,国势转为强大。秦王一直想将其他六国并吞,统一天下,所以不断地向各国出兵征伐。魏国在华阳之战被秦军打败,魏国派段干子为代表,打算割地与秦国讲和。

但是孙臣认为不妥,对魏王说:那些臣子怂恿您割地给秦国,是要用割地的方式讨好秦国,不要入侵魏国。但这个作法对贪婪的秦国是行不通的。拿土地去讨好秦国,就有如抱着木柴去救火,木柴没烧光前,火是不会熄灭的。您的土地有限,秦国的慾望却无限,总有一天魏国的土地会被秦国并吞的。魏王虽然觉得孙臣说的很有道理,但还是担心秦国不悦,仍旧割地讨好秦国,最后终于还是被秦国并吞了。

后来抱薪救火从原文中的「抱薪而救火也」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用错方法,而致祸害加深。

标签:
郑重声明:本站内容均来自于用户分享,仅供参考,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含文章中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进行相应处理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