沆瀣一气,汉语成语,读音是hàng xiè yī qì。很多朋友可能见过这个成语,但是对于它的意思并不是很了解吧,下面和小编一起来认识下吧。
中文名:沆瀣一气
拼音:hàng xiè yī qì
外文名:act in collusion with sb
近义词:一丘之貉、蛇鼠一窝、串通一气
反义词:貌合神离、勾心斗角
出处:宋·钱易《南部新书·戊集》
沆瀣,夜间的水气。沆瀣一气比喻彼此志同道合,意气相投,在句中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
1、这两个人,一个尖酸,一个刻薄, 沆瀣一气,到处惹是生非。
2、他们两人狼狈为奸,沆瀣一气,镇上的人总是避而远之。
3、他们这些游手好闲的人沆瀣一气,臭味相投。
唐僖宗乾符二年时,派崔沆去当主考官。放榜后,有个叫崔瀣的考生被录取了。当时,考试及第的人,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,而主考官就是考试及第的人的座主。巧合的是,崔沆和崔瀣,不但同姓,而且两个人的单名「沆」、「瀣」两个字连起来,正好是指夜间的露气的意思。于是当时人就议论说:「座主门生,沆瀣一气。」意思是说:这位主考官和他的门生的名字真是巧合,就像是夜间由水气凝集而成的露气呀!后来「沆瀣一气」用来比喻彼此志同道合,意气相投,本是正面义;也转用以比喻彼此臭味相投,变成负面义。
关于沆瀣一气这个成语的介绍就分享到这了,不知道有没有学到什么呢,更多有趣的成语可以关注小编哦。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(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