尾大不掉,常用于比喻机构庞大,指挥不灵。尾大不掉含有贬义,相信很多朋友想了解这个成语吧,下面小编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下,快来看看吧。
中文名:尾大不掉
拼音发音:wěi dà bù diào
外文名:lumbering
反义词:挥洒自如
近义词:尾大难掉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
意思是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,无法指挥调度。现比喻机构庞大,指挥不灵。
1、他事事皆假手于属下,以后必然会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。
2、我原想写一篇短小的东西,但越写越长,结果尾大不掉。
3、想不到他一路坐大,现在对总经理而言,他已是个尾大不掉的人物了。
「尾」指鸟兽虫鱼等脊椎末梢突出的部分,也就是尾巴。「掉」是摆动、摇动的意思。「尾大不掉」指尾巴过大就不易摆动。尾巴是肢体的末梢,理应受到肢体的控制,如今却因为尾巴长得过大,使得肢体控制不易,难以摆动,于是古人就用这种情形来比喻下属的势力强大,使得在上者难以驾驭。
在《左传.昭公十一年》中,楚灵王问申无宇说︰「一个国家有大城市是好是坏呢?」申无宇就举了郑国曼伯、宋国子游、齐国无知、卫国献公四人为例,指出他们都是因为大城首长的权力太大,中央无法控制,最后叛变,因而遭到杀害或被迫出逃。所以他认为︰「如果从这四个人的例子看来,有大城市对国家是有害的。树枝太粗就会折断,尾巴太大就摆动不易,大王您应该明白这道理。」后来「尾大不掉」被用来比喻下属的势力强大,在上者难以驾驭;亦用来比喻事物因轻重关系倒置,形成难以控制的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