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人成虎,汉语成语,长用来比喻说的人多了,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。相信很多朋友会好奇三人成虎的故事吧,下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下这个成语吧。
中文名:三人成虎
拼音:sān rén chéng hǔ
外文名:repeated rumor becomes a fact
近义词:众口铄金、道听途说、无中生有
反义词:眼见为实
出处: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
连续三人说街上出现老虎,就使人相信街上真有老虎。比喻谣言再三重复,亦能使人信以为真。
1、这真是三人成虎啊,明明是不可能的事,如此一传竟成真的了。
2、有人谣传公司要裁员,搞得人心惶惶,真是三人成虎啊!
3、他们常常三人成虎乱制造谣言,不要相信他。
据《战国策.魏策二》载,战国时代,各国彼此互相攻伐,往往造成国势衰弱,民不聊生。有些国家为了避免长年战争,便和其他国家签订友好条约,互相结为同盟,不再互相攻打。为了表示自己绝对会信守诺言,还会将自己国家的太子送到对方国家作为人质。在这种情况下,魏国的太子便被送往赵国作人质,魏王还派大臣庞葱随行。庞葱知道朝廷之中经常有谣言中伤自己,这次前往赵国也不知道何时才会回来,他害怕魏王会听信这些谣言,就在临行之前去找魏王,说道:「大王,如果今天有一个人告诉大王,大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,大王会相信吗?」魏王回答:「不会相信。」庞葱又问:「如果有第二个人说大街上出现了老虎,大王会相信吗?」魏王回答:「那我就会半信半疑了。」庞葱继续问道︰「如果有第三个人也说大街上出现了老虎,那大王会相信吗?」魏王回答:「那我就不得不相信了。」庞葱接着说:「大街上本来不会出现老虎,这是显而易见的事,但是传谣言的人一多,就让人不由得不相信了。
我这次去赵国之后,一定有许多人会趁我不在之时,在大王面前进谗言来非议我的不是,请大王千万要明察事实,不要被谣言所蒙蔽啊!」魏王答应了庞葱。等到庞葱离开魏国之后,果然有很多人在魏王前说庞葱的坏话,魏王一开始虽然不相信,但时日一久,内心也不得不动摇。等到太子跟庞葱回国之后,魏王就疏远庞葱,不再重用他了。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「三人成虎」,用来比喻谣言再三重复,亦能使人信以为真。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(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