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头蛇尾,汉语成语,拼音hǔ tóu shé wěi,是一则来源于传说故事的成语。很多朋友可能没有听过这个故事吧,下面一起来看看吧。
中文名:虎头蛇尾
拼音:hǔ tóu shé wěi
外文名:The mountain has brought forth a mouse
释义:头大如虎,尾细如蛇。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,到后来劲头很小,有始无终。
近义词:为德不卒、有始无终
反义词:全始全终、善始善终、持之以恒
词性:褒义词
出处:出自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棘》
1、小奇也许会写得好,就是她有一个毛病,虎头蛇尾。
2、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,难怪至今一事无成。
3、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,不能虎头蛇尾,草率收兵。
清代,官场极为污浊混乱,尤其是捐例大开之后,官吏及候补官员可谓鱼龙混杂,良莠不齐。做上司的人,专挑那些有来头、有交往的人充任官职。而一些有真才实学却无门路的人则一辈子也谋不到个一官半职。
鉴于这种情况,京城一位都老爷便上了一个奏折,要求整顿吏治,甄别贤愚,重用有真才实学之人。奏折呈上,皇上准奏。不久,湖南巡抚接到圣谕,认真对待,立即要对各级官员进行考试。众官吏慌了手脚,因为其中有十分之六七的人连字都不会写。为了保住乌纱帽,他们四处奔忙,想方设法请人代考。
到了考试那天,巡抚大人亲临考场,严肃慎重,因而考场气氛十分紧张。试题发下之后,一时人头簇簇,言语四起,共同商量。正在紧张时刻,忽然听得一片喧闹之声,说抓住了一个替考者。巡抚大人得知,忙说“冒名顶替,照考试定章办起来是应斩头的。……兄弟今天定要杀一儆百,让众人当面看看,好叫他们有个惧怕。”说着,即叫传令。
众官吏一听说要杀人,都跑来观看。哪知等了半天,一点响动也无。后来一打听,才知道那个顶替者正是巡抚二少爷的妻舅请来的。因为巡抚大人二少爷的妻舅用钱买了个知府的官职,他本人却一窍不通,逢着巡抚考官,都请人代替。
湖南抚台本想借这事大作一番文章,“谁知闹来闹去却闹到自己亲戚头上,做声不得,只落得个虎头蛇尾。”后来抚台又怕招来闲言闲语,便装腔作势地叫手下人去斟酌办理。
好了,关于虎头蛇尾的成语故事就介绍到这了,是不是第一次阅读这个故事呢?更多有趣的成语故事请关注我们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