辔头,汉语词语,对于骑马比较熟悉的同学应该会认识这个词语吧,辔头是套在马颈上的器具。那么,辔头怎么读呢?一起来认识下这个词语吧。
拼音:pèi tóu
辔头,意思是为了驾驭马、牛等牲口而套在其颈上的器具,一般由嚼子和缰绳组成。辔头为牲口身上所有绳索或皮条做成的包括装饰品,缰绳,嚼子牵制牲口的为挽具,牲口身上输出动力的绳索为套具类。
1、拼音
pèi
2、基本字义
“辔”的基本含义为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,如辔头、鞍辔;引申含义为借指马,如辔兜。在日常使用中,“辔”也常做名词,表示牵、驾驭,如辔马。
3、字源演变
“辔”,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,为会意字。“辔”是车上驾驭牲口的细绳。甲骨文、金文、《石鼓文》、小篆字形略异,字素相同。小篆将甲、金文的车确定为“軎”,缰绳定为“丝”,成为“从丝,軎声”的形声字。后来陆续在金文、楚系简帛、说文中发现,“辔”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篆书演变而来。“辔”的字源演变图如下: